HACH哈希TX1315便携式生物毒性分析仪在环监站的应用
-
背景介绍
污染物之间的毒性效应往往具有加和、协同、拮抗等作用,常规理化参数监测项目单一,难以评估。通过生物综合毒性检测能监测未被检测的污染物的潜在的毒性效应,可以有效反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环境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因此,在供水安全、预警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场景和公共卫生事件中,生物毒性在水质安全保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急性毒性检测根据选取受试生物不同,分为鱼类急性毒性测试法、浮游生物急性毒性测试法和微生物急性毒性测试法。前 2 种方法工作量大,测试时间长,不适于大批量水样的快速检测,发光细菌法因其检测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人为错误少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早在 20世纪 70 年代末,国外科学家就已从海鱼体表分离出了发光细菌用于检测水体的生物毒性,90年代德国与欧盟均颁布了应用发光细菌检测水质急性毒性的标准方法,而我国于 1995 年颁布实施了《水质 急性毒性的测定 发光细菌法》(GB/T15441-1995),现该法已成为我国水质急性毒性快速检测的首选方法。通过建立污染水体作用剂量与毒性效应之间的关系,可以将损害程度量化,直观地反映污染水体对生物种群的影响,提供环境污染预警,更好地指导环境污染防治。因而水质急性毒性检测已经逐步成为评价水质污染地重要手段之一。
浙江省某环监站担任着省内环境安全和保证供水系统安全的重任,需要对水质综合毒性指标能进行快速检测的能力,经过与国家标准方法的对比,认为 TX1315 便携式生物毒性分析仪可以胜任毒性检测的需求,并且可以针对突发事故进行现场检测。
实验操作
复苏菌
a. 1mL 冷的 2.5% NaCl 加入到冻干粉中;
b. 冰箱中复苏 30 分钟。
配置测试样品
a. Hg 标液 1000mg/L 稀释到 20mg/L;
b. Hg 标液 20mg/L 稀释到 2mg/L;
c. Hg 标液 2mg/L 稀释到测试用不同梯度浓度。
测试
a. 加样:2mL Hg 标液/2mL 3% NaCl+ 10ul 发光菌液;
b. 反应 15 分钟;
c. 每个浓度三个平行样,每个测试管配一个参考管。
检测结果
根据《水质 急性毒性的测定 发光细菌法》(GB/T15441-1995)标准要求,使用明亮发光杆菌作为受试菌种,检测汞的不同当量浓度标准液的 RLU 值和相对发光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总结
发光细菌法测定水质急性毒性可选用参比毒物来表征,也可选用抑制率来表示。我国国标中采用氯化汞作为参比毒物,在检测样品的同时,制作一系列浓度的氯化汞与发光强度关系曲线。以样品的相对发光强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氯化汞浓度,则该样品的毒性即相当于该浓度氯化汞的毒性。
发光细菌发能较好的反映水质的综合毒性,但是不能获得具体某一类型毒性物质的毒性信息。
TX1315便携式生物毒性仪在科研院所的应用
背景介绍
2020年疫情期间,生态环境部明确要求:做好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增加生物毒性等疫情防控特征指标监测,加强应急监测物资储备。为了更好的推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升环境应急和监测预警能力。各地方科研机积极开展并推进水质生物毒性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毒性分析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物传感技术的毒性检测系统,它是一种有效应的现场的水质急性毒性分析的检测手段。由于急性毒性测试可以在5~30分钟内完成,因而能保证对水质变化进行快速反应。该系统的基础为测量发光细菌的抑制率,这种细菌在进行新陈代谢时会发出光。样品毒性的强弱,可以通过光线变弱的程度与无毒对照空白实验的比较来表示。有效分析检测间接性的保护人们的生活用水安全,预防及重特大水体污染事故的发生,采取有效措施及降低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用情况
主要仪器:TX1315便携式毒性分析仪
本应用案例中,天津某研究所响应上级主管部门的号召,积极开展水质急性毒性分析技术的相关研究,并采购了哈希便携式毒性分析仪TX1315及相关配件。相对于其他品牌产品,用户哈希品牌认可度高,便于后期配合哈希其他产品共同开展科研项目。
总结
凭借着产品自身灵活便携及操作简便等特点和强大的品牌效应,TX1315便携式毒性分析仪获得了该科研院所用户的高度认可。该用户目前正计划采购哈希更多其他产品,用于开展更深入层次的研究。